第二百零七章我大辽又不是东汉(三合一)_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新笔趣阁 > 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 第二百零七章我大辽又不是东汉(三合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零七章我大辽又不是东汉(三合一)

  萧奉先名字里虽然也有奉先二字,却没有吕奉先那种带着几十个人冲阵的勇猛劲儿。

  面对这种情况不明的状况,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在上次对金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司徒思宏。

  当时,辽金主力正在对峙,而通过擒杀叛徒耶律章奴立下大功的司徒思宏,则带领近三万人的偏师杀入了金国后方,展开了犁庭扫穴,狠狠爆了金国的菊花,灭了女真三十多个主要丁壮出征的女真中小部落,并设伏全歼了一支千余人的金人正规军,可谓是战功显赫。

  然而,立下了如此大功竟然没有分润给萧奉先大人一半,也没有献上礼物,你不去探路谁去探路?

  司徒思宏领命之后也不犹豫,当即带领本部扩充到四万的人马前往支援。

  跟绝大多数辽国阵营的战争代行者一样,司徒思宏同样对大辽这艘破船没有多少忠诚,但背靠大辽这艘破船也不是没有好处的,烂船还有三斤钉,更不用说疆土广阔的大辽了。

  司徒思宏的战略规划很明晰,要么能在宋辽金夏的战争中崛起成为一方霸主,最差也可以走耶律大石走过的路,让耶律大石无路可走。

  对于出生点在辽国的战争代行者而言,耶律大石就是他们共同的榜样,西方的大洋马是他们共同的骑乘目标——如果这个时期的西方大洋马能够注意卫生、经常洗澡、没有性病的话。

  对于辽国境内的战争代行者而言,实在不行,还可以向北征服北海以北的广大地区嘛!甚至可以尝试沿着白令海峡走陆路去美洲,如果能够去了美洲,以他们的武器装备,估计又是一场碾压局。

  没有人不喜欢碾压局。

  目标明确的司徒思宏以麾下辽国将领为先锋探路,结果探路先锋在一处山谷遇到了伏击,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

  对于这场战败,司徒思宏不甚在意,他只是将自己得到的情报和自己的判断告诉了萧奉先:敌军很可能想要全歼萧胡靓姑所部,所以才在路上设伏阻挡援军,建议速速派遣步兵连夜击败负责阻击的敌军,尽快进行救援。迟则生变!

  意识到情况紧急的萧奉先采纳了司徒思宏的建议,连夜请命辽天祚帝后,派出五万步卒对负责阻击的大虞军展开攻击。

  不是他不想派更多的人,而是大军的调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说带了六七十万人,就能够施展出六七十万人的,更何况现在还是黑天。

  能够选出五万敢在黑夜中进攻山间敌人的部队,已经很了不得了。

  这些人能够在黑夜山地中行军作战而不崩溃,绝对是辽国精锐中的精锐。

  至于更多的人,萧奉先就不敢动员了。

  事实上,真要几十万人都动起来,恐怕自己就要营啸了。

  负责阻敌的董璜军柳隐、孟琰两部,面对数倍于己的军队,并不害怕,镇静的依托地形互为犄角,展开了顽强的阻击,并利用夜色掩护和擅长山地战的优势,不断从各个意想不到的位置,对抹黑进攻的辽军发动奇袭,硬生生的挡住了十倍于己的辽军,斩首数千。

  利用二部争取来的时间,王平所部主力与高顺所部对萧胡靓姑的中军大营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先是一波一波的火箭、弩箭,而后又驱使由辽国降卒等组建的部队悍不畏死的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萧胡靓姑大营的栅栏,硬生生被大虞仆从军的尸体堆平,大虞军踩着尸体不断从四面八方进入萧胡靓姑大营,养精蓄锐良久的兀突骨,再次犹如人形坦克一般冲阵,带领精锐硬生生将萧胡靓姑前方军阵打散。

  然而,萧胡靓姑竟然亲自站在中军大旗下击鼓鼓舞士气。

  这些辽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的皮室军精兵,在萧胡靓姑的激励下,竟然纷纷被激发出来当年先祖逼得赵二驴车漂移的豪情,军阵散而复聚,硬生生用人命挡住了兀突骨。

  “真乃精锐!”

  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观战的高顺目视左右裨将高廉、魏越,他准备动用陷阵营了。

  正常情况下,军阵被冲毁,敌人就该四散而逃了,能够再重新把军阵重新聚起来的,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高顺猜测,这可能与萧胡靓姑的技能能力有关。

  “高将军莫急,看老夫的。”

  黄忠制止了高顺亲自下场的冲动:“敌将不现身便罢,既然已经现身,那就休怪老夫不客气了!”

  黄忠弯弓搭箭,一箭射向了萧胡靓姑的太阳穴,萧胡靓姑躲闪不及,中箭而亡。

  黄忠随即再次弯弓搭箭,射穿了中军大鼓。

  第三箭,竟然射断了绑住中军大旗的绳子,辽军中军大旗应声而落。

  “大虞万胜!”

  黄忠的神射,让大虞军上下士气再次爆棚,而在萧胡靓姑身死、中军大旗飘落的那一刻,辽军却仿佛被抽掉了骨头一般,除了少数还在死战的,大部分纷纷跪地求饶。

  至此,耶律延禧的十五万前锋大军,全部被击溃。

  除了最开始被夏侯渊、张任迫不得已的用埋伏之计击败了的人马之外,剩下的人马中,有两三万人死于火攻,两三万人逃散到山林之中,两三万人战死,余下的则纷纷投降成了俘虏。

  等到天亮,终于失去耐心的辽天祚帝下令更多的部队轮番攻击柳隐、孟琰所部的时候,二部人马却早已经不知去向。

  怒不可遏的辽天祚帝一面命令搜山,一面命令联系前军萧胡靓姑所部,探明究竟。

  然而,等待他的却只有从几个溃兵嘴里得知的萧胡靓姑所部全军覆没的消息。

  “朕的十五万大军一晚上就没了?”

  耶律延禧的第一反应是想要逃跑,第二反应是愤怒,第三反应才是消息究竟有没有假。

  “先把这些逃兵通通砍了!”

  耶律延禧先是下达了一个残酷的命令,随即问萧奉先:“奉先有何良策?”

  “陛下,当慎重前进,以防敌军故技重施……不如,大军分兵三路,主力驻扎鸳鸯泊,一路征讨西南招讨司,收服番部,等待西夏援军,然后集结兵力从西南进攻虞军;一路进攻归化州,进而夺取居庸关,这一路刚好能够与进攻榆关的军队遥相呼应,但凡有一路破关,幽州就会失而复得,虞国也会丧失根基之地,必败无疑!”

  萧奉先指东扯西的说了一大通,不过核心意思却只有一个:别去了,咱先撤一步吧。

  萧奉先可并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的地位相当于金国之父,之前在金国还没有起兵势力十分弱小的时候,有人劝耶律延禧杀了完颜阿骨打,结果被萧奉先劝住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经过萧奉先的劝说和毒计,耶律延禧多次在该战斗的时候,选择了逃跑,又杀了后妃萧瑟瑟和他的儿子晋王,逼反了大将耶律余睹,大失军心。

  总之,金国能够顺利崛起并灭掉辽国,萧奉先出力甚巨。

  萧奉先这个人容貌奇美、能说会道、政务能力突出、善于把握人心,和妹妹萧元妃一起,将耶律延禧侍奉的极为舒服。

  然而,与奉迎谄媚的本领相比,萧奉先的军事能力实在一般,胆子也不算大。

  虞军先是轻取由耶律淳等人镇守的南京,又有轻取由萧乙薛等人镇守西京,还在一夜之间灭了萧胡靓姑的十几万大军,这样的战斗力,是真的吓怕了萧奉先。

  但萧奉先是一个聪明的胆小鬼,他不会直接说什么大军撤退的话,而是迂回的说我们先到后面一点的位置整军备战,然后看其他几路大军的情况,再进行选择。

  要是其他几路败了,那么我们再撤也情有可原,都怪友军不给力嘛,在友军如此不给力的情况下,陛下还收复了鸳鸯泊附近几百公里的土地,也是一场大胜啊。

  “陛下,不可啊!”

  萧奉先话音刚落,耶律余睹就再也忍不住了。

  “陛下,我军本来就劳师远征士气低迷,如今前方虽然有小败,但是主力未损,且正是因为前方小败,使得我军已经成为哀兵,陛下当将前线将士惨状告知全军,亲自激励全军,为前军报仇!如此,众志成城,不愁无法击败贼军啊!”

  耶律余睹苦劝道。

  耶律余睹其实不知道自己的计策能不能奏效,但他却知道,大军一旦撤退,本来就不高的士气就彻底都没来。

  且近七十万大军的撤退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一旦被敌方趁势掩杀,很容易变成大败退。

  耶律余睹劝完,大帐中的文武立刻分成了两波,有的支持萧奉先,有的支持耶律余睹,你一言我一语,吵得都快要动起手了。

  辽天祚帝听得一阵头大。

  其实,军事的事他也不是很懂,但有一点他却十分清楚:董璜军的战斗力似乎并不比金军低,万一被董璜军缠上,那可就危险啦!

  想到这里,这位辽国末期的第一跑男,当下决定——跑!

  有一点,辽天祚帝倒是跟董璜很像,那就是安全第一。

  辽天祚帝的决定,让耶律余睹等主战派愤愤不平。

  “你这个畏战祸国的混蛋,早晚必定杀汝!”

  耶律余睹在经过萧奉先身边时,恨声道。

  耶律余睹的话,让萧奉先眯起了眼睛:陛下宠溺你老婆的姐姐你就很了不起啊?难道陛下就不宠爱我的妹妹了吗?

  萧奉先决定先下手为强,弄死耶律余睹再说。

  说起来,耶律余睹即是宗室也是耶律延禧的连襟与妹夫,耶律余睹妻子亲姐姐为耶律延禧所生的晋王和萧奉先的妹妹所生的秦王可是竞争关系呢!目前看,晋王的支持率更高,既然如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等到群臣离开之后,萧奉先又偷偷面见了耶律延禧,进谗道:“臣听闻传言,有人说耶律余睹勾结驸马萧昱阴谋扶立晋王耶律敖卢斡……”

  “晋王才几岁啊?”

  耶律延禧大笑,显然没把这当回儿事。

  历来大辽的贵族叛乱,拥立都是拥立耶律淳这样有威望的宗室,或者说耶律张家奴、耶律术这样有兵有将的宗室,谁会拥立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啊。

  笑话!

  毛头小子能干什么啊?女人都干不了!

  “也对……”

  萧奉先讪讪而笑,颇为尴尬的挠挠头,道:“陛下圣明,谁会拥立还没成年的孩子啊,我大辽又不是东汉……”

  “嗯?”

  耶律延禧的脸突然就阴沉下去了。

  耶律延禧再不学无术,东汉尤其是东汉末年的一些事情还是知道的。萧奉先的话让他第一时间联想到了董卓。

  董卓这样的权臣,不就是喜欢拥立未成年的皇帝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ed.cc。新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ed.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